2008/3/5

炸寒單


很久沒有在老家過元宵節了,今年很湊巧,有機會留在老家鬧元宵。

相較於臺灣其他地方的開發史,臺東畢竟是個很年輕的地方,在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上,或許因此也就發展出草莾氣息十足的「炸寒單」罷。
算算上回親臨現場看炸寒單,竟也是十年前的事,這次鬧元宵的重點,自然是一定要湊寒單爺的熱鬧了。和小時候不同,近年來的炸寒單儀式,已經有地方政府為了發展觀光,所特定舉辦的表演式官方版炸寒單,以及維持過去方式,由商家喊價、寒單爺親臨店門口的民間版,兩種不同方式的炸寒單。

既是要回味從前,自然要找民間版。

匆匆結束在臺北的會議行程,速速返回臺東,打探到最後一場在夜間的民間版炸寒單,是在一家洋煙酒店門口。印象中,煙酒行、KTV,以及部份聲色行業等場所,最愛邀請寒單爺的光臨。或許是行業的屬性,與寒單爺「流氓底」的出身有關。今年的行情,據說是三十萬元起跳。
騎著摩托車,衝破愈夜愈瘋狂的市區宗教遊境,在鞭炮隆隆聲中抵達位於市區邊陲的洋煙酒行,這裡沒有繞街,但現場早已黑鴉鴉擠滿圍觀的人群,大伙也是來看寒單的,也或許,根本是一整天,追著寒單爺跑的。

小時候,寒單爺是不用這樣特地打探時間地點看的,只消站在市區的繞陣行武需經的路線上,寒單爺一樣會參加遊行。經過「特定」的店家(通常指的是,包了紅包的)時,鞭炮便會炸起,或有高高由樓房三、四樓陽臺垂下的整串鞭炮燃起,披掛神武站在轎上的寒單爺身上,看來可怕又威風。偶時也會隨機起炸,在圍觀群眾多的地方,如大的交通要道口等。現在,或許炸寒單已經成為一種「產業」,繞街遊境不敷成本,講好定時定點與價碼,省時省力。

現場,寒單爺所屬的「玄武堂」,在工作車上架起巨型的擴音器,並有配戴無線麥克風的「主持人」一人,除指揮現場工作人員做準備工作外,另外還隨時放送消息給圍觀的群眾,同時提醒工作人員播放嬉哈風的音樂為現場炒熱氣氛,炸寒單民間版,看來也已表演化了。當成堆成小山一般的鞭炮,開始在店門口,封街場地的四個角落佈置好時,一場精采大秀即將揭幕的感覺,還是令人興奮。

扮演寒單爺的「壯士」,在一陣行禮如儀的對天祭禱之後,站上由四名壯漢扛著的小轎,主持人一聲令下,等在四個角落,四堆小山前的「攻擊手」,便開始藉由手執的粗捆香柱,快速而有效率地燃起鞭炮,往轎子的上空丟去,「炸寒單」于焉揭開序幕。一時聲光齊放,震耳隆隆的炮聲、炸開的火光、白色濃得如地上行雲的煙霧,小轎逡巡其中,被煙刺得只能瞇著眼,看見站立其上的寒單爺,一手扶著小轎上的小椅背,另一手持整束紮實的榕樹葉,不住的揮舞阻擋,無預警跳彈至面部的鞭炮。

美絕,是一種視覺聽覺以及嗅覺的,綜合聲光秀的極致了。

炮炸數回合,回合與回合間,會有停火歇息的空檔,一方面檢查肉身寒單的狀況,萬一情況不妙,隨時準備換人上陣---講好的鞭炮數量是一定得炸完的,另一方面,讓「攻擊手」補給「彈藥」。但,和以往記憶不同的是,此刻主持人竟然透過廣播,邀請圍觀的群眾上前拍照:「這是歴史的鏡頭哦」、「拍下來帶回家做留念」,不過群眾猶豫且保守,畢竟儀式尚未正式宣告結束,鞭炮還沒放完,誰都不想在無預警的狀況下,被迫接手當做下一棒的寒單爺。只有少數有備而來的攝影家、媒體記者等人,一窩蜂上前,剎時閃光燈像天上的星子一樣耀眼。

「這位寒單爺蓋少年,唔問題啦!」主持人很熱切的,在第不知道幾回合後,催促著群眾給予掌聲回報,並宣告著同一位寒單爺即將撐完全局的決定。一陣熱烈掌聲在群眾間響起,此刻我想,如果我是寒單爺,不知該喜悅的感到驕傲,還是暗地咒罵這該死的鼓勵,讓我不得換手歇息。我也在某一回合的中場時,湊熱鬧上前去拍了幾張寒單爺的近照,明顯的皮肉炸傷,應該是痛楚。

小時候,腦子裡總被灌輸著,由於「神明」的寒單爺怕冷,所以關於炸寒單時,扮演寒單爺的「凡人」正呈現起乩狀態,神明附體,英勇的接受以鞭炮取暖的說法,從不懷疑寒單爺會有痛楚的經驗。更輾轉聽得,許多扮演過寒單者的說法,說皮肉傷,很快就好,因為神明的加持。但現今,寒單爺的神格化,已被這場秀的裡裡外外給戳破,接受炸寒單爺的肉身,就是個清醒的人,是用利之所趨交換來的莫名的忍耐,或魅力與勇氣的挑戰,也可能是賭注,所以站上小轎。



終回,鞭炮都放完了。扮演寒單的「壯士」,在群眾的歡呼聲中繞場一周,並在洋煙酒行門口停轎,激情的群眾一擁而上,要求握手合照、全家留影、抱小孩加持者皆有,仍站在轎上的寒單爺虛弱地(在我看來)一一應允要求,倘若立於轎上者真是神明附體,此時此刻,天上神明和百姓人間,竟是如此的水乳交融。這是我記憶中絕無的景像,刻板的印象是,炸寒單的儀式結束,應該是神、人仍守著彼此的份際,寒單威武離去,人民掩抑心中的激動,佇立默禱,震懾於神明附體者的英勇。

曲終人散時,人潮漸漸散去,滿地厚厚的鞭炮屑,是方才發生過的聲光大秀的唯一證據,摸摸帽頂,竟也差不多積了一層薄薄的煙灰,這點倒是和記憶中一點沒變。下回吧,下回再來,趕一趟沙城遊子的年度大戲。

2008/2/29

都蘭山步道隨筆


從臺東市住家的後陽臺遠眺,不論晴雨,總是很清楚或糢糊地可以看見,海岸山脈南段的最高峰「都蘭山」。小時候,總是被告知,那座形似仰臥人臉的、高高鼻尖即為山頂的「美人山」,是東海岸藍寶石的礦脈所在,在某個不知名的裂隙裡,總是會因地殼的自然崩解,掉出價值不斐地礦石,經由溪流沖刷,抵達東海岸的礫石灘。這樣的一個說法,惹得小時候的我,只要有機會跟隨大人到東海岸邊嬉玩,便會低頭專心尋找,期待發現混藏在一堆灰黑礫石間的,熠熠藍光。
  
漸長,知道了更多。美人山原來不叫美人山,而是卑南族人(Puyuma)的「聖山」。在臺東平原考掘出來的,存在於數千年前的卑南文化遺址當中,有數千具的石棺,都是朝向這座聖山而葬。直至今日,在山腳下的都蘭部落阿美族人(Adulan Amis)也因為與卑南文化的混雜,把此地視為聖山。

第一次萌生登都蘭山的念頭,其實很早,在唸小學時即聽過班級導師提起過,利用假日在嚮導的帶領下,辛苦萬分的爬過此山的經歴。聽完後,直覺地印象,便是與藍寶石的傳言庸俗地做了串連,成為心底「一生中一百個非造訪不可」的目的地。只昐自己早日長大,快快可以爬山,直趨寶山。但想法畢竟是想法,隨著生涯的流轉與身為臺東子弟的宿命,長大了,便得離鄉背景、求學就業,波動紛擾的行程,故鄉變他鄉的現實,都讓登攬都蘭山的「宏願」一直無法實現。不過是,每次回到老家,在陽臺上不經意遠看,都蘭山的身影總是挑起我欲一親美人芳澤的想望,未曾止歇。

林務局所主導的「國家步道」整建計畫,開啟了登臨的希望。不少朋友和資訊都告訴我,都蘭山因為國家步道的開闢,已經由小時候印象險惡的大山,成為親近可人的郊山,輕裝即可步行登上。

最近一次返鄉休假的,某一個冬季早晨,乾冷,陽光晴。幾年的大小登山經驗告訴我,這是個合適郊山的好天氣。腦海中快速浮現都蘭山的形影,這一天,終於來臨。整裝、出發,在繫鞋帶的當下,感覺一切都似準備好很久,只為這一天。驅車到達探勘過無數次的登山口,發覺早已停在此處的大小車輛不少,看來,果真是條郊山的熱門步道。登山口有里程與步道標示圖,提供遊人清楚的自導式資訊。看來,真的是條被「馴化」了的郊山步道。

再次調整裝備,同時認真閱讀登山口的訊息顯示:步道長近四公里,來回近八公里,約需四小時,建議有中等體能者前往。老實講,資訊尚稱具參考性,但對登山者而言,關於坡度與路程變化的相關資訊並未顯示,倒是美中不足。

由於登的是卑南族人的聖山,起登之前,還記得向祖靈默唸祝辭,懷著虔敬的心情,開始邁開步伐前行。原本的山徑稍加整理拓寬的泥土鋪面,平緩開闊的步道,雖為緩坡,但行來愉悅,沒很久,便又進入到幽暗的密林,鋪天的滿簾綠色,遮住近午稍顯熾熱的冬陽,行來涼爽宜人,路況由此開始,也由平緩改為明顯的上坡。步道施作的工法,依舊以原有山徑稍加清理拓寬,並在部份難行路段加鋪枕木成為基礎,或設棧道木橋,與周圍的環境成功融合,既不突兀地破壞環境,亦能幫助郊山者的安全和行走便利。


經過一段辛苦的爬坡,扺達稜線後,緩上緩下的步道,便不若先前開闊,人工施作的部份更少,只維持安全必需的部份棧道和枕木基礎,一切儘量維持自然原始。走在稜線上 ,林管處在步道的沿途,設置不少自導式的解說牌,一方面可以讓遊人瞭解關於都蘭山的相關人文與自然知識,另一方面配合固定距離設置的里程標牌,成為指引登山者方向和判定步程的有效依據,走來讓人心安不會迷失方向。一路行來,林相非常優美,林下的植物種類豐富,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所造成的潮濕氣候,長滿各類深淺綠色的蕨類,間有蘭科植物。由於正是季節,淺淺粉紅的阿里山根節蘭開佈滿地,極為美麗。在時有時無的密林間隙,或可同時遠眺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加以山風徐徐,步行的過程,煞是宜人。

步程約過一半多,乍見林間一空地,佇著木牌標示义路,分別指向三角點和「普悠瑪祭臺」。由先前讀過的相關資料知道,此處為卑南族人過去狩獵祭儀的重要場所,參天巨木環繞的祭臺,立有巨型碑石,上刻「普悠瑪」三字,塗以豔紅色漆,想來是後人所為,與周遭環境極為不搭,頗殺風景。但供奉於祭臺上,或新或舊,以竹杯盛裝的米酒、香煙等供品遺留,仍替祭臺的儀式性功能,增添神秘氛圍。


由於出發的時間較晚(我向來不是「早起的鳥兒」啊),至此處時以過午飯,不知為何仍不覺餓,便也拔腿再走。一路林鬱䓤䓤,向來都是自然觀察不及格學生的我,隨手以相機拍下不知名的植物,打算回家後翻開圖鑑辨識,汲取一些生態新知,瞬爾,三角點已到達。都蘭山三角點,為一等三角點,然而由於周圍的林木繁盛,所以展望並不若想像中的良好。在此悠哉地用午餐,拿出早上出門前預先泡好灌到保溫瓶裡的茶,席地而食而飲,爬山,就是為享受這一切。

滿足極了,下山回程,循著山頂巧遇的山友們熱心告訴我的,由舊步道爬到大石壁上方的展望點,果真是比山頂好上千倍的展望,縱谷風光一覽無遺,鹿野高臺河階地型,乃至延平桃源等地,都能看見,加上遠處的中央山脈做為襯底,山嶺層巒疊翠,美不勝收,可算是登都蘭山的高潮節目了。據說大多數時節,登都蘭山,午后便會起霧,想來在虛無飄渺間,自當又是有另外一番感覺,不過今日天氣尚佳,午后陽光金燦燦的灑落林間,透過綠色葉背造成遠近漸層的色彩變化,更添行走其中的視覺享受。要知道霧氣氤氳的都蘭山感受如何,大抵得等下回分解了。

回到近登山口處,突聞林間一陣擾動,定神一看,竟是一群彌𤠣,很是驚喜,都蘭山在我的自然觀察紀錄上,又可再增一筆。

走筆至此,猶記得不到幾年前,蘭嶼的朋友稍來訊息,有蘭嶼「最後一塊秘境」之稱的「大天池」,即將在有關單位的規畫下開設步道,方便遊客自行或由嚮導帶領上下,心中遂感覺喜憂參半。喜的是過去幾年,不止一次上天池的經驗中,感到因應蘭嶼觀光旅遊的逐年成長狀況下,天池山徑雖已不若十年前第一回上去時的行走困難,但步道若能正式設立,自當更能啟發對遊客的吸引力,增加向來以海洋為主、蘭嶼生態旅遊的多樣性,更重要地,步道的規畫,能限制和導引遊人的路徑,避免因為大家各自「開疆闢路」,反而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干擾和破壞。憂的則是,萬一規畫不周,冒然施工,前述良善的目地不但未能達到,反而會對脆弱的環境生態造成直接破壞,天池或許仍然會變成易達性極高的「觀光點」,但原本包圍在其周圍的豐富生態與人文知識氣氛,恐怕也會因為不正確的開發而消失殆盡。

後來,「大天池步道」果真在未經周沿規畫的狀況下正式動工,結果在眾多關心此議題的島內外人士向有關單位的呼籲下,於未釀成重大永久性破壞的階段前便停工。去年夏天再訪天池步道,先前施工不當的痕跡猶存,但大自然也已展現其包容和復原的能耐,將一切逐漸掩去。往天池的山徑,雖然不長,但沿途景觀因熱帶雨林的特殊性,其生態和自然觀察的多樣性不亞於都蘭山步道。蘭嶼獨特的造舟文化與對民俗植物運用等的人文背景,更添山徑兩側各式動植物的觀察深度。揮汗行至天池,景色依舊充滿引人不得不一探究竟的野性魅力,再再證明天池之於蘭嶼的價值與珍貴。

「大天池步道」的闢建,或許可以重啟思考,不需要因為先前的挫敗而成為蘭嶼的禁忌話題。然而,如何兼具生態自然與遊客安全便利,兩者平衡,並以生態觀光為目標,進行專業且合適的規畫,尋找適當的施工材料和工法,臺灣與國外都不乏成功的例子。設若能成熟且妥當的,思考是否再將步道設置完成,對蘭嶼本地或熱愛生態旅遊的外地人而言,我想,應該都是件好事吧。


(原載「蘭嶼雙週刊」《島外來鴻》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