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5

淺談臺灣紀錄片產業的另一種可能性: 以英國紀實連續劇為例


(Photo by BBC)

  臺灣的紀錄片發展,在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的前十年,呈現一種爆炸性的成長。且多數紀錄片在製作模式上,都是以獨立製作的型態存在,透過作者自籌經費、電視臺委製、政府直接補助,以及零星公、私立非營利組織等的經費資助,完成作品。另一方面,公、私部門,也引進國外紀錄片的經營與製作概念(如:紀錄片專門頻道的合作案、紀錄片獎助提案等),試圖將臺灣的紀錄片能量,導向更多「產業化」的可能性,讓紀錄片成為影視產業中重要的一環。

  經歴2000年代前幾年,在商業市場幾部跌破眼鏡的紀錄片作品有亮眼成績後(如:《生命》、《無米樂》);這段時間裡,前仆後繼的,不論是由學院系統訓練,或透過業界實務產生的臺灣紀錄片製作人才,事實上,在目前已經達到一種飽和且成熟的狀態。然而,相較於沉寂已久,近幾年又開始熱門的劇情電影產業,臺灣紀錄片產業的大致輪廓郤依然模糊,規模也無法擴大,且看似逐漸被劇情電影的熱潮所吞噬。

  相關於大環境資源的分配與排擠情況不論,其最直接的影響,應該是累積至今的,自1990年代之後,新一輩的臺灣紀錄片人才,應該何去何從;除少數能夠在創作與商業獲益中,找得平衡點的獨立紀錄片工作者外,更多數對紀錄影像懷有熱情者,是否可能在此日益萎縮的環境中仍有出路可尋?本文試圖以1990年末期,英國成熟發展起來的電視紀實連續劇與真人實境秀等紀錄片節目型態為例,粗淺討論一個微小的,臺灣紀錄片產業未來的可能方向。
  
  英國的電影與電視學者Stella Bruzzi在其所著的〈New Documentary〉(2006)一書中認為,現今電視臺節目中所謂的「紀實連續劇(docusoaps)」或「真人實境秀(reality TV)」,其本質上分析起來,都算是1960年代興起的「觀察式紀錄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的延續。根據Bruzzi的觀點,觀察式紀錄片的發展,有其因為電影製作技術上改進的背景(如:16釐米攝影機、可攜式錄音設備);而紀實連續劇或真人實境秀,亦有其因為電影製作技術上的數位化進展(如:輕量化的數位攝影機、便方快速操作的非線性剪接系統),因而在1990年代晚期在英國開始興盛起來。

  不過,不同於1960年代的觀察式紀錄片,多數具有社會實踐參與的積極目地,或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去批判社會議題;始於1990年代晚期的紀實連續劇和真人實境秀,扣除其因為電影技術的發展而成為可能的背景之外,電視臺的商業考量,其實是主要原因之一。Bruzzi引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歴史與紀錄片部門主管Paul Mammann(1998)的說法,說明製作紀實連續劇或真人實境秀的預算,平均僅需耗費三分之一約同樣規模的小型綜藝秀,或情境喜劇(situation comedy)。

  不以傳統紀錄片社會實踐的目地為前提,但借用觀察式紀錄片的途境所製作的這些節目,被歸類到一個新設的分類之中:factual entertainment。按字面的意思來看,意即以「消遣」或「娛樂」(此處所說,並不僅僅是指讓人發笑的「喜劇」或「綜藝節目」的意思)為前提的紀實性節目。在英國的電視競賽獎項中,多半也會包含此類的電視系列節目,每年選出優秀的節目給予獎勵。如:皇家電視學會(Royal Television Society)或葛里爾遜基金會(Gerierson Trust)等機構,在紀錄片項目中選入此類製作優良的節目,做為廣義定義的「紀錄片」而給予鼓勵。筆者在此,試舉兩部紀實連續劇作品為例,討論借用其製作思維,到臺灣紀錄片產業的可能性。2010年到2011年,在Channel 4和BBC 2,各有一部factual entertainment電視系列節目推出,分別為《One Born Every Minute》(Channel 4)和《Junior Doctor: Your Life in Their Hands》(BBC 3)。

  《One Born Every Minute》為一部紀實連續劇,目前已製作到第二季,並獲得皇家電視學會最佳紀錄片電視系列(多於一集)獎項的提名。其內容是以一家地區醫院新生兒的出生,和其母親與家人的生命故事,乃至於與醫療人員的互動為主軸。每一集50分鐘,呈現不同新生兒誔生的最後階段,著重描寫圍繞在周圍者的狀況。有單親、未成年少男少女、失業夫妻等,各個社會階層的各色人物。內容點出片中人物如何面對生命真實面的掙扎、衝突,或正、負面為焦點,而非「生育過程」(或說「衛生教育」)。

  在製作的技術層面上,除利用小型攝影機跟隨主角拍攝外,製作團隊在拍攝所在地的醫院各角落,裝置三十餘架小型攝影機,長時間的紀錄,達到「牆上的蒼蠅(fly-on-the-wall)」的觀察式紀錄片製作概念,藉以累積足夠的素材,讓整體影像內容較為精緻;進一步的,透過剪接技法,將素材中的戲劇張力呈現出來。另一方面,輔佐以劇中主角人物的訪談,強化其因為電視節目影片長度限制,而無法藉由全然的「觀察模式」,因而可能導致敘事性不足的缺憾。

  另一部由BBC 3製作的《Junior Doctor: Your Life is in Their Hands》,其內容是以醫學院剛畢業的七位年輕實習醫生為主,紀錄其在不同醫院與部門,面對實習生活第一和第二年的狀況,每一集為六十分鐘的長度。雖然仍為紀實連續劇,但是在製作層面上,本系列採用較多真人實境秀的概念來製作和包裝,如:透過甄選方式,挑選合適的被攝者;將全部的被攝者,安排住在英格蘭北部的城市New Castle的同一棟房子內,並且以這個城市為背景,紀錄這群實習醫生在醫院的實習工作,和私人生活的各種樣貌。

  Bruzzi強調,過去的觀察式紀錄片與現今的紀實連續劇或真人實境節目,其實都很強調「選角」(選擇被拍攝者);亦即合適的被拍攝者,對紀錄片作者想呈現的內容,可以有明確的主題呈現。換成在商業考量下的factual entertainment節目,顯見便是選擇吸引收視率的角色。在《Junior Doctor》中,被拍攝的七位實習醫生,呈現更多在「收視率」吸引力上的考量,如:某些有趣的人格特質的呈現。片中的主角之一亞當(Adam),粗枝大葉型的個性,總是因為遭致學長責難而感到挫敗,或是長相甜美但不願被當成花瓶看的蘇西(Suzi),如何突破他人付予她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BBC 3亦配合這些被攝者,在網站上設立這些角色們專屬的部落格,開放與觀眾直接互動的機制,如同包裝「明星」一般的包裝他們,用以刺激收視率和節目的話題性。 

  事實上,上述兩部電視紀實連續劇,在「娛樂」層面之外,也因為其嚴謹的製作和主旨設定,而間接的透過其「紀實」的形式,反映出英國當代所需關注的社會議題。譬如在《Junior Doctor》中,主述旁白常提及英國健康保險系統(NHS)的現況,以及醫療院所和醫護人員的工作實境,提醒觀眾對於相關議題的注意;也呼應這兩年因為英國財政緊縮,民眾對醫療預算遭砍而對醫療品質產生質疑的潛在議題。另一方面,也可能透過片中「吸引人」的主角們,誘發年輕族群觀眾願意投入辛勞的醫護行業。

  除上述的兩個例子,2010到2011年,入圍皇家電視學會獎項或獲獎的電視紀錄片系列,尚有《Welcome to Lagos》(BBC 2),以位在非洲奈吉利亞的一處貧民區為背景拍攝的紀實連續劇;以及拍攝監獄內部實況,引起討論受刑人管理等議題的《Wormwood Scrubs》(ITV 1)。

  前述以傳統觀察式紀錄片製作技術和認知為基礎,並且能結合商業目地的紀實連續劇,是否可能成為臺灣紀錄片專業人才的另一個出口,同時成為臺灣紀錄片產業化的其中一個選項?其實,在臺灣,並不乏具有類似概念的節目;如:公共電視臺目前已製作到第三季的《誰來晚餐》。雖說此節目在製作上,以真人實境(Reality TV)的概念為主要作法,與本文所談的紀實連續劇略有不同,但是其展現出來的結果,倒是值得參考。

  據公共電視內部人員指出,《誰來晚餐》在第一季的播出,即獲得相當好的收視率與口碑,而全季的平均製作成本,亦低於某些高成本投入的「旗艦級」年度大製作紀錄片。筆者在此,並非要比較不同製作型態間的投資成本與其效益,畢竟其製作的目地與模式不同,欲達成的目標也不同,因此並無比較的意義。想討論的是,若以臺灣目前有線電視商業臺,以廣告收入為主要考量的導向,《誰來晚餐》的高收視率與製作投資比率,或許可以讓普遍視傳統電視紀錄片為「票房毒藥」或「公益事業」的商業臺或民間製作公司,在節目製作的方向上,有較多的誘因。另一方面,因為高收視率能達成的廣告宣傳效益,在合乎目前相關法令的規範下,也較容易吸引企業的贊助,使紀實連續劇或真人實境節目的製作,有充足的預算來源;進一步的,帶動資源投入更多電視紀錄片的製作,達成產業規模擴大的可能性(本文中所舉的英國紀錄劇製作與播出,除BBC有專門預算外,Channel 4、ITV等的紀錄片節目則多仰賴企業支持,便是可參考的例子)。

  在公部門的資源方面,行政院新聞局目前設有「高畫質電視節目」的補助方案,包含甄選紀錄片類的企畫案,以HD規格拍攝單集的紀錄片;亦可以考慮如補助電視「連續劇」一樣,設立補助「紀實連續劇」的項目,鼓勵製作公司提出相關的企畫案,吸引更多的紀錄片人才參與其中,以公部門的資源部份協助紀錄片產業化的發展。

  一項產業的發展,並非一蹴可及。特別是紀錄片,常被定義在教育與其他功能性市場上,要普及到一般的影視產業,更不容易。然而,英國電影學者Chris Berry曾在進行一項跨臺灣、香港與中國的獨立紀錄片研究計畫時說道:臺灣是華人地區中最合適進行紀錄片創作與產業發展的地方。按臺灣紀錄片發展過去十幾年的表現,也毫無疑問的印證此看法。目前,臺灣紀錄片主要以獨立製作的型態,維持其活力與創作性,與真正成熟的產業,尚有一段距離。未來如何能永續的經營,不是如同「葡氏蛋撻」般的一窩蜂、曇花一現,而有更明確的價值和存在,是重要的課題。現有紀錄片人才在創作上的能量、已累積的技術與認知,如何被有效的轉化到產業的發展上,將會是可能的關鍵所在。

(圖片取自BBC3網頁《Junior Doctors: Your Life in Their Hands》)

2011/10/14

再談:我們要什麼樣的臺東



  這幾天,媒體報導音樂暨藝文界人士發起「搶救東海岸」的連署聲明;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先生,亦專文提出他對於東海岸開發的看法與急切呼籲;臺東的公部門,幾乎在同時間,也提出首部由地方自訂的「景觀自治條例」承諾,同時對部份敏感開發案,強調商業投資對創造臺東就業市場的重要性。上述的新聞事件,似乎讓臺東的未來,沸沸揚揚的開啟討論。

  做為長年旅居外地的臺東人,我並無意(也不能)代表臺東的在地居民發言,但僅就個人的觀察與體驗,提出一些未來思考的可能性。

  長久時間以來,對於臺東的開發,常落入非黑即白的兩元說法:開發即是破壞,維持現狀即是永續經營。其著眼點多半鎖定在自然、生態與景觀,亦即是目前臺東所擁有的「環境優勢」。然則,在臺東的在地居民,常會不平衡的認為:為何西、北部的居民,要視臺東為「後花園」,犧牲臺東在地居民享受「都市化」便利生活的權利,只為保留一塊自然原始的天堂與淨土?

  筆者在日前投書的內容中強調,臺東並非「不能開發」,而是需要有不斷創新且細膩的思維,被應用到各項建設。不論公、私部門,都應該要著眼於臺東對外(一個自然與生態永續存在的天堂淨土)或對內(居民可以安居樂業,享受全方位良好生活品質)的兩面需求,打造新的「臺東經驗」、「臺東價值」,而非一昧的快速地複製他者經驗,達到立標見影的政策性目標。

  以筆者目前旅居的英國為例,提供省思之處,但絕非經驗直接複製的建議。

  英國素以其美麗純淨的鄉村風景聞名,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現今大家熟悉的、幾乎已成為民宿同義詞的B&BBed & Breakfast),即是在英國非都會區旅行的主要住宿形式。 由中央、地方政府,結合民間團體合作規畫,遍佈全國標示完善的國家步道(National Trials)與自行車道,則鼓勵遊客得以利用長短不拘的時間,深入英國鄉間各地,體會不同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然則,保有大量鄉村景觀的英國,並無為了造就旅遊收益,因而本末倒置的犧牲居民享受「都市化」便利生活的權利。大眾交通、醫療、教育、藝文(包括小型的獨立電影院),與公共基礎建設等,不因鄉村城鎮的規模小於都市而缺乏,其提供的服務水平,透過國家補貼,與城市居民所享有的並無二致。毋寧說,是因為旅遊業造就鄉鎮的居民安居樂業,不如說是因為居民可以安居樂業,因而才有能力自發地永續經營鄉村景觀,進一步造就旅遊業的發展。

  以土地面積與人口比例而言,英國當然不若臺灣面臨的開發壓力來得嚴重;經歴百年的都市化運動,英國鄉間的均質開發狀態也非臺東一蹴可及,然而,在人人都嚮往到英國旅遊,享受高品質村鎮旅遊的同時,這樣的機會,是否就在臺東也可能發生?事實上,臺東早已不止是臺灣本地居民島內移民的「夢土」,更逐漸成為臨近國家青年背包客到臺灣旅行,除了臺北以外的首選之地!臺東的公、私部門與居民,可以有更開放的勇氣和胸襟,結合外部的資源與關心,聯手打造臺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