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29

都蘭山步道隨筆


從臺東市住家的後陽臺遠眺,不論晴雨,總是很清楚或糢糊地可以看見,海岸山脈南段的最高峰「都蘭山」。小時候,總是被告知,那座形似仰臥人臉的、高高鼻尖即為山頂的「美人山」,是東海岸藍寶石的礦脈所在,在某個不知名的裂隙裡,總是會因地殼的自然崩解,掉出價值不斐地礦石,經由溪流沖刷,抵達東海岸的礫石灘。這樣的一個說法,惹得小時候的我,只要有機會跟隨大人到東海岸邊嬉玩,便會低頭專心尋找,期待發現混藏在一堆灰黑礫石間的,熠熠藍光。
  
漸長,知道了更多。美人山原來不叫美人山,而是卑南族人(Puyuma)的「聖山」。在臺東平原考掘出來的,存在於數千年前的卑南文化遺址當中,有數千具的石棺,都是朝向這座聖山而葬。直至今日,在山腳下的都蘭部落阿美族人(Adulan Amis)也因為與卑南文化的混雜,把此地視為聖山。

第一次萌生登都蘭山的念頭,其實很早,在唸小學時即聽過班級導師提起過,利用假日在嚮導的帶領下,辛苦萬分的爬過此山的經歴。聽完後,直覺地印象,便是與藍寶石的傳言庸俗地做了串連,成為心底「一生中一百個非造訪不可」的目的地。只昐自己早日長大,快快可以爬山,直趨寶山。但想法畢竟是想法,隨著生涯的流轉與身為臺東子弟的宿命,長大了,便得離鄉背景、求學就業,波動紛擾的行程,故鄉變他鄉的現實,都讓登攬都蘭山的「宏願」一直無法實現。不過是,每次回到老家,在陽臺上不經意遠看,都蘭山的身影總是挑起我欲一親美人芳澤的想望,未曾止歇。

林務局所主導的「國家步道」整建計畫,開啟了登臨的希望。不少朋友和資訊都告訴我,都蘭山因為國家步道的開闢,已經由小時候印象險惡的大山,成為親近可人的郊山,輕裝即可步行登上。

最近一次返鄉休假的,某一個冬季早晨,乾冷,陽光晴。幾年的大小登山經驗告訴我,這是個合適郊山的好天氣。腦海中快速浮現都蘭山的形影,這一天,終於來臨。整裝、出發,在繫鞋帶的當下,感覺一切都似準備好很久,只為這一天。驅車到達探勘過無數次的登山口,發覺早已停在此處的大小車輛不少,看來,果真是條郊山的熱門步道。登山口有里程與步道標示圖,提供遊人清楚的自導式資訊。看來,真的是條被「馴化」了的郊山步道。

再次調整裝備,同時認真閱讀登山口的訊息顯示:步道長近四公里,來回近八公里,約需四小時,建議有中等體能者前往。老實講,資訊尚稱具參考性,但對登山者而言,關於坡度與路程變化的相關資訊並未顯示,倒是美中不足。

由於登的是卑南族人的聖山,起登之前,還記得向祖靈默唸祝辭,懷著虔敬的心情,開始邁開步伐前行。原本的山徑稍加整理拓寬的泥土鋪面,平緩開闊的步道,雖為緩坡,但行來愉悅,沒很久,便又進入到幽暗的密林,鋪天的滿簾綠色,遮住近午稍顯熾熱的冬陽,行來涼爽宜人,路況由此開始,也由平緩改為明顯的上坡。步道施作的工法,依舊以原有山徑稍加清理拓寬,並在部份難行路段加鋪枕木成為基礎,或設棧道木橋,與周圍的環境成功融合,既不突兀地破壞環境,亦能幫助郊山者的安全和行走便利。


經過一段辛苦的爬坡,扺達稜線後,緩上緩下的步道,便不若先前開闊,人工施作的部份更少,只維持安全必需的部份棧道和枕木基礎,一切儘量維持自然原始。走在稜線上 ,林管處在步道的沿途,設置不少自導式的解說牌,一方面可以讓遊人瞭解關於都蘭山的相關人文與自然知識,另一方面配合固定距離設置的里程標牌,成為指引登山者方向和判定步程的有效依據,走來讓人心安不會迷失方向。一路行來,林相非常優美,林下的植物種類豐富,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所造成的潮濕氣候,長滿各類深淺綠色的蕨類,間有蘭科植物。由於正是季節,淺淺粉紅的阿里山根節蘭開佈滿地,極為美麗。在時有時無的密林間隙,或可同時遠眺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加以山風徐徐,步行的過程,煞是宜人。

步程約過一半多,乍見林間一空地,佇著木牌標示义路,分別指向三角點和「普悠瑪祭臺」。由先前讀過的相關資料知道,此處為卑南族人過去狩獵祭儀的重要場所,參天巨木環繞的祭臺,立有巨型碑石,上刻「普悠瑪」三字,塗以豔紅色漆,想來是後人所為,與周遭環境極為不搭,頗殺風景。但供奉於祭臺上,或新或舊,以竹杯盛裝的米酒、香煙等供品遺留,仍替祭臺的儀式性功能,增添神秘氛圍。


由於出發的時間較晚(我向來不是「早起的鳥兒」啊),至此處時以過午飯,不知為何仍不覺餓,便也拔腿再走。一路林鬱䓤䓤,向來都是自然觀察不及格學生的我,隨手以相機拍下不知名的植物,打算回家後翻開圖鑑辨識,汲取一些生態新知,瞬爾,三角點已到達。都蘭山三角點,為一等三角點,然而由於周圍的林木繁盛,所以展望並不若想像中的良好。在此悠哉地用午餐,拿出早上出門前預先泡好灌到保溫瓶裡的茶,席地而食而飲,爬山,就是為享受這一切。

滿足極了,下山回程,循著山頂巧遇的山友們熱心告訴我的,由舊步道爬到大石壁上方的展望點,果真是比山頂好上千倍的展望,縱谷風光一覽無遺,鹿野高臺河階地型,乃至延平桃源等地,都能看見,加上遠處的中央山脈做為襯底,山嶺層巒疊翠,美不勝收,可算是登都蘭山的高潮節目了。據說大多數時節,登都蘭山,午后便會起霧,想來在虛無飄渺間,自當又是有另外一番感覺,不過今日天氣尚佳,午后陽光金燦燦的灑落林間,透過綠色葉背造成遠近漸層的色彩變化,更添行走其中的視覺享受。要知道霧氣氤氳的都蘭山感受如何,大抵得等下回分解了。

回到近登山口處,突聞林間一陣擾動,定神一看,竟是一群彌𤠣,很是驚喜,都蘭山在我的自然觀察紀錄上,又可再增一筆。

走筆至此,猶記得不到幾年前,蘭嶼的朋友稍來訊息,有蘭嶼「最後一塊秘境」之稱的「大天池」,即將在有關單位的規畫下開設步道,方便遊客自行或由嚮導帶領上下,心中遂感覺喜憂參半。喜的是過去幾年,不止一次上天池的經驗中,感到因應蘭嶼觀光旅遊的逐年成長狀況下,天池山徑雖已不若十年前第一回上去時的行走困難,但步道若能正式設立,自當更能啟發對遊客的吸引力,增加向來以海洋為主、蘭嶼生態旅遊的多樣性,更重要地,步道的規畫,能限制和導引遊人的路徑,避免因為大家各自「開疆闢路」,反而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干擾和破壞。憂的則是,萬一規畫不周,冒然施工,前述良善的目地不但未能達到,反而會對脆弱的環境生態造成直接破壞,天池或許仍然會變成易達性極高的「觀光點」,但原本包圍在其周圍的豐富生態與人文知識氣氛,恐怕也會因為不正確的開發而消失殆盡。

後來,「大天池步道」果真在未經周沿規畫的狀況下正式動工,結果在眾多關心此議題的島內外人士向有關單位的呼籲下,於未釀成重大永久性破壞的階段前便停工。去年夏天再訪天池步道,先前施工不當的痕跡猶存,但大自然也已展現其包容和復原的能耐,將一切逐漸掩去。往天池的山徑,雖然不長,但沿途景觀因熱帶雨林的特殊性,其生態和自然觀察的多樣性不亞於都蘭山步道。蘭嶼獨特的造舟文化與對民俗植物運用等的人文背景,更添山徑兩側各式動植物的觀察深度。揮汗行至天池,景色依舊充滿引人不得不一探究竟的野性魅力,再再證明天池之於蘭嶼的價值與珍貴。

「大天池步道」的闢建,或許可以重啟思考,不需要因為先前的挫敗而成為蘭嶼的禁忌話題。然而,如何兼具生態自然與遊客安全便利,兩者平衡,並以生態觀光為目標,進行專業且合適的規畫,尋找適當的施工材料和工法,臺灣與國外都不乏成功的例子。設若能成熟且妥當的,思考是否再將步道設置完成,對蘭嶼本地或熱愛生態旅遊的外地人而言,我想,應該都是件好事吧。


(原載「蘭嶼雙週刊」《島外來鴻》專欄)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之前還沒步道時,我爸媽有去爬過,說試視野很好(山頂),但是回來時,打開褲管,都是一隻隻的水蛭,亂恐怖一把,現在有步道學長應該沒遇到水蛭吧?

在路上 提到...

或許是季節的關係,沒有被水蛭吸到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