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25

紀錄片的春天?



最近幾週以來,關心電影票房,以此做為選片指南的影迷觀眾們一定會發現,頂著紀錄片之名的「無米樂」,竟然在此傳統電影市場正值五窮六絕的「考季」,頻頻以黑馬之姿,衝上台北週末票房的排行版,與「星際大戰第三部曲」、「萬惡城市」等好萊塢強片,併列十大票房之林,同時還在後勢看好的繼續攀昇當中。

更仔細的觀看票房排行,目前共有三部台灣本土紀錄片也在前二十名的排行榜上,除「無米樂」之外,上映已達八週的「翻滾罷!男孩」,也已突破兩百萬台幣的票房紀錄,而剛上映的「南方澳海洋紀事」,也在眾家電影夾殺當中,排行逐步爬昇。

這些不同於大資本商業製作的獨立紀錄片,能夠在商業掛帥的主流電影環伺之下,得到在好萊塢電影看來,或許只算零頭的商業收益,但實際上已經是數倍於紀錄片製作成本的票房,實在不容易。

從去年底台灣電影市場的另外一個異數,探討九二一災後現況的紀錄片「生命」,或許可以找到這一波紀錄片熱潮的蜘絲馬跡。去年的電影市場,普遍迷漫著低迷的氣氛,好萊塢大片、國際名導的千呼萬喚之作等,都在影迷的失望聲中,呈現疲軟的票房姿態,恰巧契合政治正確,引起議題的紀錄片「生命」,成為新鮮刺激的觀影選擇,口碑加上政治人物所引發的效應,讓觀眾走進戲院,重新認識紀錄片的類劇情片表現,同時驚訝電影形態的另外一種可能。

「生命」所引發的效應不僅只在紀錄電影票房上的成功,連主管電影政策的新聞局,都改口稱數位攝影器材拍攝,並且以投影機在戲院放映的獨立紀錄片為新「國片」型態(君不見近來新聞局,頻頻為上映中的台灣紀錄片打電視廣告,同時請大家「支持愛護國片」)。紀錄片在主流商業院線的初步成功,或許可以視為:電影觀眾與紀錄片作者的雙贏局面。

過去長久以來,被主流商業電影龔斷的電影市場,因為近年來觀影人口素質的提昇,與各類小型影展的頻頻出擊,終於讓影片的引進,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觀眾可以看到的電影變多,觀影視野也因此開拓。紀錄片在過去一直被視為小眾,同時在表現的形式上也常和史料紀錄影像一樣被認為「無趣」或「古板」,如今透過商業票房的試鍊成功,反而讓紀錄片在觀眾心目中建立新的品味形象,一新紀錄片的舊姿態,邁入被觀看的新里程。
對於台灣紀錄片的作者而言,過去拍一部賠一部的慘澹循環,為理想與興趣所做的無止盡奉獻,如今透過市場機制的翻盤成功,似乎也讓可預見的未來產生光明坦途的部份想像。票房的實質收益,為作者提供「拍紀錄片也可以賺到錢」的物質供給論證,同時讓作品透過戲院,與更廣大的群眾見面,不再是孤芳自賞的局面。因為票房成功的黃袍加身,後續可以產生的效益(出版光碟片等),也讓紀錄片的「商品」周期變長。

在春雨扉扉當中,台灣紀錄片的春天也來了嗎?

不可否認的,台灣是個很容易引起話題、追隨話題的淺碟型社會(近來某超商的吸鐵贈品,也可以引發蒐藏熱潮)。在台北週末票房排行所顯示出的,某種紀錄片指標性熱門程度,更容易引起對於「你是否去看紀錄片了?」這樣一個集體共同的朝聖行為。未來台灣紀錄片能否在電影市場中,真正佔有一席長青之地,則有賴後續的等待與觀察。觀眾的持續支持和紀錄片工作者的創作不懈,則是讓現今的紀錄片熱潮,不會成為「現象」而已的重要關鍵。

要不然,曾經紅極一時,「葡式蛋塔」店的老板們,都到哪兒去了?

(原文刊載於2005.11電影映像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