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25
藍色記事本之海與紀錄片的「謬思」
接到海洋科學博物館籌備處的邀請,策畫選擇一份與台灣本地海洋相關題材紀錄片的工作時,原本信心滿滿,認為台灣四面環海,又是個自詡為「海洋立國」的島國,這樣的題材自然不難開發與想像。
然而,開始深入回顧過去數年台灣紀錄片片單(有公開發表者)之後,赫然發覺,在台灣,過去拍攝以海洋為主題的紀錄片,除去公部門所製作,負有某種宣傳教條意味內容的作品外,純粹屬於影像創作者的「海洋」創作,比對於今日勃蓬發展的「全民紀錄片」現象,還真有如「滄海之一粟」,相當難得。
這樣的現象產生,如果以台灣近十年,紀錄片創作的顛峰時期做為一個斷年來看,這些相對少量的海洋議題作品,顯然多集中於此時期,遠離這個時期的台灣紀錄片「遠古」年代,公部門的宣傳紀錄片佔大多數,與海洋正相關的影片更是鳳毛麟角,更難論及影像創作者的作品發表。
這真是一個弔詭至極的現象。
創作者與其安身立命的環境,向來都有不可分割的相互衍生關係,環境養育作者,給予抽象的感官享受與想法上的引發,而作者將環境給予自身的影響,透過選擇的創作工具,再次具象化成為各種可被看見的形式,傳遞給觀者。台灣既為一個海洋包圍的島嶼,雄偉壯闊的太平洋與台灣海峽,陣日拍打島嶼的兩岸,在選擇影像做為創作工作的表述形式上,郤呈顯出作者們對於海洋題材的陌生景像,著實耐人尋味。
在這個弔詭當中的唯一反弔詭,則是出現在以海洋文化為中心的台灣離島-蘭嶼之上。拍攝蘭嶼的影片,在數量與題材的呈現上,逐年皆有成長和累積,並且所開發的議題和討論的面向,也隨著時代的不同與時俱進,從文化傳統的影像紀錄,到現代社會面貌的衝擊和討論,不是論是蘭嶼本地人,或外來者,在持攝影機的背後,都清楚的意識和呈現出「海洋」的中心議題與文化面向,並且將其表現在作品之中。
或許,做為一個地理場域上概定的「島」,相較於台灣的「大」和蘭嶼的「小」,空間感的容易感知到海洋的存在與否,直接也影響到居住者對於其周邊環境的認定。島如果夠大,自給自足,久而久之,居者或者忘了自己在「島」上,而島外有島,島的周圍有婆娑海洋,就不見得是件重要的事。蘭嶼的「小」,則讓人難以忘郤在地理上,它確實是個「島」,環島一周,觸目所及,總會有海的角落,居者認同島的地埋形態,當在陸地上,生命與生活空間不足時,海洋自然容易成為相關場域的延伸。
再者,現今行旅方式的大變異,或者也是讓人不再親炙海洋的緣故之一。搭飛機離開這個島,海洋成為在高空之下深藍色的點綴,無聲無味,更難與自身產生什麼連結。在飛行尚未成為如此普及化的商旅方式之前,離開一個陸地到另一個陸地,「遠洋」是最廣泛的移動方式,對旅客而言,在海上航行的過程中,海洋非但有聲響有味道,也有「七情六慾」的海象變化,是活生生的有機體,不識海洋者,至少也得被迫體驗海洋。
最後,關於台灣過去海岸線軍管的歷史背景,導致人民對海洋的長期疏離感,或者也是造成今日在紀錄片影像作品中,對海洋探討貧血的遠因之一。然則在,近日來政府大力提倡的海洋立國概念,海洋教育仍停留在「休閒」與「遊憩」的實質做為上居多,因此培育出民眾對海洋消費態度的量變,尚未進入到海洋成為文化之一環的質變。人人瘋狂到海邊,海成為浪漫、休閒的代名詞,海洋充其量是娛樂思維的背景,較少成為文化探討的主體。
回到前述創作基植於生活的周身環境的觀點,綜觀台灣過去的紀錄片作品,與海洋題材有關的雖不多,但尚稱佳作連篇,可見極力找尋台灣與海連結的有識之仕,仍舊不少。運用影像強而有力的現場還原性,帶領觀者進入屬於台灣獨有的海洋場景,提醒海洋議題的切身存在;他們是愛海的嗎?還是因為站在對於海依存度較高的位置,因而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海的存在?事實上,將攝影機的鏡頭轉向,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海的場景,是每個喜愛影像的台灣島民都應該要有嚐試與想像;當我們確認海的存在並非這個島嶼的海市蜃樓,並且也知道海洋題材在紀錄片創作上的無窮盡時,重新去認定海洋的廣泛與多樣性,或者是下一輪全民紀錄片運動中,對於攝製題材的省思,或是議題的設定探討,可以發展的未來方向。
(為2006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藍色記事本---海洋影展」而作)
2 則留言:
我喜歡這張照片。
這是某一年,颱風前夕,「受困」蘭嶼,在東清,無所事事時,閒晃,隨手拍下的照片。
我自己也很喜歡。
張貼留言